• 首頁
  • /
  • 網誌
  • /
  • 【報稅】打工仔扣稅其實唔難!稅項扣除 / 免稅額一覽

【報稅】打工仔扣稅其實唔難!稅項扣除 / 免稅額一覽

打工仔每年都會收到稅務局寄出的「綠色炸彈」,而2023/24年度的報税表亦已於 2024年 5月 2日寄出。薪俸稅與打工仔息息相關,仍在苦惱如何填寫報稅表?本文將介紹各種申報薪俸稅時的注意事項,尤其是扣稅項目和免稅額,避免各位白白多交稅款!

報稅/交稅時間及方法

一般而言,市民會在5月或6月收到稅務局發出的報稅表,然後需在一個月內填妥和交回,而使用「稅務易eTAX」網上報稅便可再延後一個月交表。以2023/24年度為例,報税表於5月 2日寄出,如透過紙本形式報稅,就需要在6 月3日或之前交回報稅表,否則最遲便需使用電子方式在7月3日前完成。

在10月開始,市民會收到評税通知書。市民可分兩期(1月、4月)繳交薪俸稅,並使用各種付款方法,包括電話、郵寄、便利店、PPS 繳費靈、轉數快、銀行自動櫃員機等。

薪俸稅計算方式

薪俸稅的計算方式有兩種,第一種是應課税入息按累進稅率計算,第二種是入息淨額按標準稅率計算。一般上班一族繳交的都是累進稅制稅款,詳細計算方式如下。

 

應課税入息實額($)

税率

税款($)

50,000

2%

1,000

50,000

6%

3,000

50,000

10%

5,000

50,000

14%

7,000

餘額

 

17%

 

 

至於「應課税入息實額」的計算方式為:入息 -  扣除總額 - 免税總額。因此,記得好好善用各種稅項扣除和免稅額慳稅!

2024 稅項扣除

扣稅項目

最高扣除額

備註

個人進修開支

100,000

  • 不可包括僱主/政府已發還或將會發還的進修開支
  • 開支必須與現在或將來的職位有關
  • 合資格課程需符合特定條件,如由指明的教育提供者;行業協會、專業協會或業務協會開辦

認可慈善捐款

應評税入息減去可扣除支出及折舊免税額後的 35%

  • 必須是以金錢捐贈
  • 必須不少於 $100
  • 必須是捐予獲豁免繳税的慈善團體

強積金僱員供款

18,000

-

長者者住宿照顧開支

100,000

  • 受養人必須已滿60歲,或有資格根據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申請津貼

居所貸款利息

100,000

  • 住宅必須位於香港

住宅租金

100,000

  • 住宅必須位於香港
  • 租住物業業主不能為納稅人的相聯者(如配偶、直系親屬等)
  • 納税人或其同住配偶不能擁有物業
  • 租約須已打釐印

自願醫保計劃保單所繳付的合資格保費

8,000(每受保人)

  • 可申請的指明親屬數目不設上限

「合資格年金保費」及「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」

合共上限60,000

  • 先扣除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,再扣除已繳付的合資格年金保費

 

其中,自願醫保計劃(VHIS)、延期年金(QDAP)及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(TVC)被合稱為「扣稅三寶」。好好善用的話不但能夠減少稅款開支,更能為將來做好準備。

自願醫保

市面上的自願醫保產品均需得到醫務衛生局認可,Avo 的自願醫保計劃亦不例外。除此之外,自願醫保的受保人無論健康狀況有任何變化,都保證續保至100歲,而且獲得更廣的保障,包括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疾病,以及放射性治療、化療、標靶治療等非手術癌症治療。現時,市民可為自己以及指明親屬購買的自願醫保申請扣稅額,上限為每個受保人 $8,000。 

延期年金

年金產品可分為「即期」和「延期」,而可退稅的是「資格延期年金保單」。符合退稅資格的年金計劃需包括以下條件:

  • 最低保費總額為 $180,000
  • 最短供款期為 5 年
  • 年金領取期須定於保單持有人年滿 50 歲或以上
  • 保險公司須披露年金產品的內部回報率,當中保證部分的內部回報率須符合特定的最低回報要求

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

現時打工仔每月都需要供強積金,而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正鼓勵市民預留更多資金保障退休生活。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的好處是高靈活性,市民可隨時增加、扣減、停止或重新供款,而且可選擇定期定額或一筆過供款。

另外從2024/25年度起,市民可享「輔助生育服務支出」的稅務扣除,上限為 $100,000。市民可保存相關文件以作下年度的報稅用途。

2024 免稅額

 免稅額項目

免稅額($)

基本免税額

132,000

已婚人士免税額

264,000

子女免税額

  • 第1名至第9名子女(每名)

130,000

  • 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税年度,子女免税額可獲額外增加

130,000

供養兄弟姊妹免税額   

37,500

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(每名父母 / 祖父母 / 外祖父母)

  • 如年齡為55歲或以上但未滿60歲     

25,000 

  • 如年齡為60歲或以上

50,000

  • 未滿60歲但有資格根據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申索津貼

50,000 

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税額(每名父母 / 祖父母 / 外祖父母)

  • 如年齡為55歲或以上但未滿60歲     

25,000 

  • 如年齡為60歲或以上

50,000

  • 未滿60歲但有資格根據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申索津貼

50,000

單親免税額      

132,000

傷殘受養人免税額       

75,000

傷殘人士免税額           

75,000

 

報稅常見問題

稅項扣除額等於實際慳到的稅?

不是,稅項扣除額需要套用稅率後,才是實際減少的稅款。例如自願醫保最高扣除上限為 $8,000並非代表少交 $8,000稅款,而是要再按稅率計算。假如稅率為最高的17% 的話,可以省到的稅款就是 $1,360。想知道大約的稅款金額,可使用稅務局的簡單稅款計算機

填錯報稅表怎麼辦?

如果是紙本形式而仍未遞交,可刪去錯誤地方然後在旁邊簽署並加入更正內容;已遞交的話,則需書面提交補充資料。視乎錯誤的內容,可使用稅務局的表格或指定修訂方式,詳見稅務局網站

如使用電子方式,則可在「稅務易」選擇「聯絡我們」更正或補充資料。

沒有報稅 / 遲交稅款會有甚麼後果?

市民如果沒有依時呈交報稅表,可被罰款,亦不會獲免稅額與稅項扣減。如果遲繳稅款,稅務局會徵收全部欠款的5% 附加費;六個月後仍未繳清,便會在欠稅款額(包括5%附加費)再額外徵收10% 附加費。

我計算了稅款,發現毋須納稅。我可以不交報稅表嗎?

即使如此,市民收到報税表仍需在限期前內填妥及交回。

兼職 / Freelance 所得的收入亦需報稅嗎?

根據稅務局規定,全職、兼職或散工形式的入息亦需填報。

分享
上一篇: 【腎癌】早期幾乎無病徵!了解腎癌高危族群、病徵、存活率等 下一篇: 【旅居日本不是夢】日本數碼遊牧簽證申請資格、流程 返回網誌
##16e71a322939e76376498a02ab186b6af7b4aa20#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