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
  • /
  • 網誌
  • /
  • 【長者醫療保險】年紀大仍值得買?長者投保前的考慮因素

【長者醫療保險】年紀大仍值得買?長者投保前的考慮因素

踏入人生的下半場,銀髮一族開始迎接退休生活。縱使每個人的退休大計不盡相同,他們都需要面對一個共同問題,就是健康不及從前。一份醫療保險可為長者提供保障,減少憂慮,但年齡愈高,保費愈貴,長者醫療保險仍值得買嗎?

長者面對的醫療挑戰

長者退休後的收入不如以往。隨著身體自然衰退,他們的醫療需求亦有增無減。事實上,隨著社會不斷改變,長者需要面對更多醫療上的挑戰。

醫療成本通漲

醫療科技持續進步會從各方面導致醫療成本增加。在治療頑疾時,以往較便宜但療效較差的藥物,可能會由更有效但更昂貴的藥物取代,而嶄新的醫療科技亦促使儀器和人手方面作出更大的投資。

醫療服務亦需時刻回應市民期望而不斷進步,例如服務提供者需要為病人提供不同療法,以及解釋療法的效用和風險,因而增加醫護人手的需求。

更多的醫療需求

長者的預期壽命愈來愈長,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,2022年香港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是81年,女性為87年,是已發展經濟體之中最長之一。由於老齡人口的身體機體退化,他們使用醫療服務的機會亦較高。另外,都市生活方式引起的種種情況,如睡眠不足、壓力大等亦會增加身體和心理出現問題的風險,促使人們對醫療的需求進一步增加。

沉重的公營醫療壓力

面向普羅大眾的公營醫療體系一直面對龐大壓力,而在人口老化的大趨勢下,情況顯得更為嚴峻。長者不幸患上疾病,隨時需要面臨無了期的輪候時間,而私家醫院亦因昂貴的收費而使不少人卻步,最終出現有病醫不得的困境。

長者買保險的考慮因素

可以預期,長者對醫療服務有更高需求,而且相關開支勢必有增無減。一份醫療保險有助減輕負擔,但由於長者的保貴一般較年輕人高,因此購買時亦需小心考慮以下因素:

1. 財務狀況

無論是年輕人還是長者,個人負擔能力都是購買保險的一大考量,尤其長者未必有收入,在決定購買保險時需衡量個人或家庭財務狀況,以免因額外開支而影響生活質素。

2. 額外保費

現時,坊間已提供專為60歲以上銀髮族而設的醫療保險,而政府的自願醫療保險計劃更可供最高80歲的香港居民投保。然而,由於長者有較高健康風險,保費亦會相應變得較高。第二,即使接受年長人士申請,保險公司亦有機會在評估申請人的身體狀況後拒絕投保,或要求投保人支付額外保費,亦即俗稱「加 Loading」。

3. 公立醫院排期時間

香港公立醫院服務收費雖然便宜,但輸候時間較長。以白內障為例,公營醫院手術的輪候時間中位數可達31個月;而部分「通波仔」手術,亦需要輪候達一年以上。如有購買醫療保險,患者便可考慮前往私家醫院接受治療,並由醫療保險分擔部分費用。進一步而言,以往人們主要透過危疾保險為「通波仔」手術進行索償,但隨著自願醫保的推出,大眾現可獲得一個保費較低的選擇。

如果長者有恆常覆診需要,門診保險亦有助應付診金開支。Avo Outpatient 門診保險讓受保人可享用全年100次門診服務,涵蓋普通科以及耳鼻喉科、骨科、皮膚科等專科;如果不慎受傷要做物理治療,Avo Outpatient 門診保險亦能照顧所需。

4. 扣稅

很多時候長者保險都不是自掏腰包而是由子女代付。如果自己需要交稅,幫父母買保險時,可選擇「扣稅三寶」之一的自願醫保,每個受保人可為納稅人提供$8,000扣稅額。當然,前提是自願醫保的保障適合家人的需要。投保Avo ⾃願醫保計劃後,不論受保人健康狀況有任何變化,都保證續保至100歲,彌補傳統醫療保險的局限。

總括而言,面對與日俱增的醫療需要,長者需要更全面的保障才能安享退休生活。雖然長者現在也能購買醫療保險,但是每個人狀況不一,考慮購買時最好先「計數」。當然,如果你仍未步入銀髮階段,而且身體依然健康,就更應把握機會盡早投保,未雨綢繆!

分享
上一篇: 【居屋 2024】 居屋綠表 / 白表資格、入息上限及申請程序 下一篇: 【冷氣機】分體式定窗口式?變頻一定慳電?冷氣機選購指南 返回網誌
##16e71a322939e76376498a02ab186b6af7b4aa20#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