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睪丸癌】會影響生育嗎?解構睪丸癌成因、症狀和治療方法
睪丸癌大多出現在45歲以下的男性,常見症狀包括睪丸出現無痛腫脹或睪丸肥大等。雖然睪丸癌屬罕見的癌症,治癒的成功率亦較高,但男士應定期自我檢查,及早發現問題。以下將進一步講解睪丸癌的成因、症狀和治療方法。
睪丸癌成因
睪丸癌是指睪丸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。與其他常見的男性癌病不同,睪丸癌患者大多是45歲以下的男性。睪丸癌在香港比較較罕見,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,2011至21年間共有859人確診睪丸癌,23人死亡。
目前睪丸癌的成因未明,但以下因素可增加睪丸癌的風險,包括:
- 曾患有隱睪症
- 家族中有睪丸癌病史
- 睪丸因外傷或感染而萎縮
- 母親在懷孕時曾使用女性荷爾蒙製劑
睪丸癌症狀
以下為睪丸癌的常見症狀:
- 睪丸出現無痛的腫塊或睪丸肥大
- 陰囊感覺沉重
- 下腹或鼠蹊隱隱作痛
- 陰囊突然積聚液體
- 睪丸癌可能產生激素,令乳腺增大或疼痛
另外,約一成的睪丸癌患者會出現腫瘤轉移的症狀,例如背痛、下肢水腫、咳嗽、咳血以及骨痛等。
睪丸癌治療方法
醫生會先為患者安排超聲波和抽血檢查。當醫生認為患者很大機會患上睪丸癌,便會進行睪丸切除手術。醫生會在腹股溝開刀,把睪丸和輸精管一併切除,然後再抽取睪丸組織樣本進行病理化驗,確認腫瘤擴散風險的高低,以決定進一步的治療計劃。
睪丸切除手術相對簡單安全,患者大多在手術翌日便可出院。此外,由於多數睪丸癌只發生在單側,故即使進行切除手術後,只要另一邊的睪丸仍然健康,基本上不會影響性能力和生育能力,但如果擔心後續的療程會影響睪丸,患者亦可在手術前貯精,保障生育機會。
睪丸癌存活率
與其他癌症相比,睪丸癌的治癒成功率非常高。美國癌症協會的數據顯示,如睪丸癌仍未擴散至淋巴結或其他身體部位,存活率達99%;如已擴散到腹膜後淋巴結,存活率為96%;即使擴散到肝、肺等其他器宮,存活率亦高達73%。
睪丸癌自我檢查
定期自我檢查有助及早發現睪丸癌。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建議,男士每個月可按以下步驟檢查:
- 站在鏡子前,檢查陰囊皮膚有沒有腫脹。
- 將大姆指按在睪丸上,食指和中指放在睪丸下,將睪丸握在大姆指及其他手指間輕輕轉動。
- 找出附睪,即睪丸後柔軟的管狀物。檢查時不要誤以為是腫塊。
- 如發現腫塊,請盡早求醫。
保持積極的心態在治療睪丸癌的過程中非常重要。患者可與伴侶、朋友或輔導員傾訴感受,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避免壓力過大。當然,如果能事先獲得保障,在治療期間便能倍感安心。Avo癌症保障針對8種常見癌症以及男性 / 女性專有癌症提供保障,包括高達$300萬的終身保障限額,以及中醫、針灸、心理輔導、脊椎治療等輔助治療,助患者踏上復康之路。